黄伯深
每一种土特产,都代表一个地方的味道,都蕴含着一份浓浓的乡土情怀。比如,山西老陈醋、东北蘑菇、甘肃白兰瓜、天津 “狗不理”包子、桂林桂花糕、昆明鲜花饼……如何让土特产既能进得厨房,又能出得厅堂?这是本篇报道的题中之义。
切蒜
老书记开蒜头厂
12月的黄坡江两岸,依然生机勃勃,一片片蒜田绿油油,正是大蒜收获的季节,工人在黄坡镇上水港村的田里拔蒜、装车,运到吴阳镇三瑞村的黄伯深蒜头厂。工厂里,已经有十多位工人等着劳作。
70多岁的黄伯深身子骨硬朗,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安排工人到地里收蒜苗、卸货、过称、分蒜。他把当天的蒜价、重量、工人切蒜的量一一记在墙上,做好登记,以便记帐。记者看到,当天的蒜价是4.5元一斤,总量是3000斤。
工人多是村中的妇女,年纪四十多岁至六十多岁不等,她们在厂区的空地各占一处,开始切蒜:先将蒜的根须去掉,剥去蒜皮,连头带梗留个三寸长,截断;蒜梗留个三寸长,再截断。一斤蒜去根去叶,大约只剩三两,将蒜头、蒜梗分开腌,可以减少浪费。切好的蒜头,洗干净、沥干,倒进桶里、加醋腌制半个月,再往里面加白糖,十天左右即可。
黄坡产蒜,蒜头比拇指大,个头实,腌蒜是当地的一种传统手艺,当地人用红糖在瓦缸里酿醋,用醋腌制蒜头,这种做法虽然麻烦,但是腌出的蒜脆爽可口,黄坡糖醋蒜头名声不胫而走。过去,卖蒜人用木桶装着糖醋蒜、推着自行车走村窜巷,一分钱一个蒜头,这种记忆与黄坡人的乡愁紧紧相联。
黄伯深当村干部当了四十几年,退休后闲不住,办起了蒜头加工厂。想把黄坡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腌蒜做成产品,让外出的吴川人尝到家乡的味道,也让家乡的味道让更多的人品尝。现在,他的蒜头厂是一幢1000多平方米的平房,建有微生物实验室、化验室、包装仓库等。
揭开腌制大蒜的塑料桶,一股浓浓的醋香和蒜的辛辣味扑鼻而来。里面的蒜,有的刚腌制,有的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白糖。
“本地的大蒜,嫩、无渣,腌制之后泛些青色,很好吃,但要12月下旬才有,其余的季节都从外地买大蒜。”黄伯深说。外地的大蒜口感和本地蒜比,口感差一些,也没有价格优势,所以,现在正是本地蒜上市的季节,他每天都忙着收蒜、腌制。毕竟,距离春节只有一个月时间,现在腌制,刚好赶上春节的销售旺季。
洗蒜
从传统工艺中“挖宝”
说起当初开蒜头厂,黄伯深说:“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。”近年来,国家提倡弘扬传统文化,在黄伯深眼里,腌蒜就是一门传统手艺。这门看似很家常、很简单的手艺,过去在黄坡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,但是商品经济时代,这种手艺也慢慢淡出视野。
做腌蒜的人家越来越少,但想吃腌蒜的人还是大有人在。许多在外务工的吴川人逢年过节回来,还是念念不忘腌蒜的味道。
有一年,黄伯深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黄勇回家过年,想吃腌蒜,忍不住给老父亲建议:“腌蒜有开胃、消滞、健脾胃、降血脂的效果,常吃对身体有好处。而且,黄坡手工腌蒜有历史、有市场,为什么不办一个蒜头厂,把传统的腌蒜技艺留住?把家乡的味道留住?”
黄伯深想想也对,家里有地,周边有人种蒜,建一个蒜头厂,不仅能赚点钱,还能解决村民的就业。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,剩下一些中老年妇女,除了带娃,还有大把空闲的时间,蒜头厂的那点劳动对于她们来说轻车熟路,一天赚个几十元到一百多元。一个有工人可用,一个有钱可赚,真是皆大欢喜。
记者采访的当天,来切蒜的工人就有15个。家住薛仁村的李彩霞今年66岁,她来蒜厂还带着织鱼网的工具。她告诉记者,现在儿孙大了,有的是空闲,平时除了料理家务,就是帮人织些鱼网、到蒜厂干活,工作轻松随意,还有一群妇女在一起聊天,很开心。
问及腌蒜的销路,黄伯林说:“主要销往是湛江地区,各县区都有,吴川地区占了销量的一半。此外,还有一些销往广州、深圳、香港等地。”至于销售的渠道,除了一些批发档口,全市一百多家超市都有销售。
黄伯深说,每次他看到超市或者一些档口在卖他的蒜头厂生产的腌蒜,心里就很高兴。把土得掉渣的大蒜,变为餐前一道开胃小吃,让大蒜“既能进厨房,又能出厅堂”,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。
打包装
土特产也要打品牌
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。开了多年的蒜头厂,黄伯深也想把黄坡腌蒜的品牌打响、把销路打开,让腌蒜的香味飘得更远。
为了保障本地蒜的蒜源,他成立了蒜头蔬菜专业合作社,建立蒜头种植基地;他还计划将蒜厂边的一块空地建起成展览馆,挖掘黄坡腌蒜的历史、文化。
壮士暮年,雄心不已。70多岁的黄伯深也知道,一个乡土品牌要打响,要走得远,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,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跨境健康网 » 切蒜老书记开蒜头厂——黄伯深的乡土情怀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专业问题请咨询医师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获取更多健康咨询请关注“七洲客全球购”公众号!